7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简报》2025年第63期(总第380期)刊发了《选优配强 深化赋能——湖南衡阳不断提升外部董事行权履职水平》典型案例,对近年来衡阳市国资国企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从队伍建设、制度机制、管理保障等方面不断提升外部董事行权履职水平,有力推动董事会建设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运行”转变的典型经验做法和积极成效进行了总结推广。
选优配强 深化赋能
湖南衡阳不断提升外部董事行权履职水平
湖南衡阳市国资国企认真学习贯彻365体育官网总书记365体育官网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开展“董事会建设年”专项行动,重点从队伍建设、制度机制、管理保障等方面不断提升外部董事行权履职水平,有力推动董事会建设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运行”转变。深化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外部董事参与企业决策事项615项,提出专业意见438条, 推动企业重大风险化解33起,为董事会科学决策、企业有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构建高质量外部董事人才库,精准选配专业化队伍
一是五湖四海广纳英才。采用“社会公开选聘+行业精英返聘”双轨机制,广泛选才,不拘一格。建立包含战略规划、法律法规、金融资本、工程建筑、数据信息、人工智能、风险管控、国资监管等8大领域的外部董事人才智库,通过背景审查、专业评估等程序,在全国范围内选聘59名人才,其中博士学历23人,具有上市公司履职经历13人,实现人才智库建设由区域封闭向开放多元转变。目前已从外部董事人才智库选聘21名外部董事到监管企业任职,打造了一支懂管理、强专业、高素质的外部董事队伍。二是双向选择合理配置。按照外部董事“双向选择及2+2+1模式”,结合企业类型、主责主业、发展战略等实施差异化配置,同步赋予企业与外部董事双向选择权,企业根据发展需求选择外部董事,外部董事根据专业特长、工作经历选择企业,按照2名省外、2名省内及1名体制内的模式配齐建强董事会。监管企业董事会成员专业背景差异度达91%,较改革前有明显提高,有效避免董事会成员因专业背景、工作经历相似度高造成的“同质效应”,确保董事会规范高效运转。
二、完善全链条保障体系,强化外部董事履职支撑
一是建章立制定规范。制定出台董事会工作规则、董事会和董事考核评价、董事会授权管理、董事会投融资决策及外部董事风控职能等15项制度文件,强化外部董事履职管理和履职支撑,确保外部董事履职有章可循。二是日常管理促履职。建立外部董事日常管理服务机制,通过不定时列席企业董事会、定期听取外部董事工作汇报、开展外部董事履职培训等加强履职监督。创设“周五课堂”,邀请省国资委、企业、院校专家学者开展各类专题培训54次。三是专业机构强保障。委托衡阳市人才集团作为外部董事日常管理服务单位,通过定期查阅《市属监管企业外部董事履职专用记录本》、开展评估评价等方式,及时掌握外部董事参政履职情况, 保障外部董事履职规范高效。
三、以专业履职激活治理效能,赋能企业发展大局
一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发挥外部董事业务、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和资源优势,通过外部董事专题座谈会、考察调研等方式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搭建与中央企业、省属企业、一线城市企业共享合作平台,帮助企业拓宽合作渠道,引入新的业务机会和合作伙伴。开展“对标一流”行动,嫁接外部董事丰富的社会资源,促成衡阳国资国企与上交所、长江证券、上海交大、 南华大学等单位的业务沟通合作,推动衡阳高新控股集团与上海交大联合设立雁城区块链产业创新研究院、大井医疗与南华大学合作研发原生4K超高清摄像系统等11个项目落地,助力创建8家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个国家级、7个省级),大力提升产教 融合水平。二是落实决策把关职责,增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势能。发挥外部董事专业背景和丰富行业经历的特长,更加准确评估议案背景、优化议案内容,及时修正企业经验主义决策倾向,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如外部董事在审议祁东工厂引进上海龙创设计公司合作投资项目上,就该项目尽调合规、风险防控、优化融资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有力推动盘活闲置土地900亩,降低融资成本2200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